《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貼切的比喻描繪了洞庭湖的山水。詩人先描寫從遠處看到的洞庭湖的水光山色,再把洞庭湖的水比作白銀盤,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一枚小小的青螺。銀白色的盤子里擺著一枚小小的青螺,顯得小巧玲瓏,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籠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稱。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寬廣豁達的胸懷。
字夢得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弟。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游學長安,上書朝廷。二十一歲,與柳宗元同榜考中進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學宏詞科。
后來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
《望洞庭》第三句原文是翠,全文: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意思: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
是一個意思,都翻譯為向遠處看。《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
白銀盤是指洞庭湖的湖面。完整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銀...
青螺指的是洞庭山。《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現...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上任途中經過洞庭湖時寫的。詩中描寫的是月夜下遙望洞庭湖的美麗景色。
《望洞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洞庭古詩的意思及賞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