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手抄報內容: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已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就已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元霄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寶”。現在的“元宵”即“湯圓”,以白糖、豆沙、芝麻、黃桂、玫瑰、棗泥、果仁、核桃仁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球形,可素可葷,風味各異。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
有記載的舞獅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洛陽伽藍記》記載了法會行列中的舞獅,可見最初是隨佛教進入中國,作為佛教儀式的一部分存在。
“舞獅子”始于魏晉,盛于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后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動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于船中一樣,手里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祝福語:1、家庭幸福,面面俱圓;2、闔家幸福,萬事團圓;3、真誠祝愿,合家團圓;4、財源福源,左右逢源;5、一帆風順,玉潤珠圓;6、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
1、元宵佳節,祝福綿長;好運福運,降臨身旁;月兒圓滿,普照四方;圓圓湯圓,味道芬芳;美麗花燈,傳遞吉祥;一條短信,提前送上;愿你元宵,運旺福...
2023元宵節的吉祥語:1、正月十五鬧元宵,全國上下好熱鬧。送您一顆甜湯圓,祝您萬事步步高!送您一個小短信,祝您如意常歡笑!2、元宵佳節又來...
1、正月十五鬧元宵,緣來一家人,圍坐后花園,圓圓的月亮高高掛,圓圓的元宵碗里躺,抬頭望圓月,低頭吃元宵,喜慶迎團圓,幸福滿園香!2、元宵之夜...
1、月上柳梢頭,花燈溢彩流。人潮熙來往,指點玉瓊樓。圓月當空掛,思念垂幾愁?愿君共嬋娟,福澤長千秋。恭祝元宵節快樂!2、正月十五元宵節,邀你...
2023元宵節四字祝福語:1、元宵快樂,幸福安康!2、心愿祝愿,愿愿隨心!3、元宵圓圓,好運連連。4、一輪明月,兩心相伴。5、人緣福緣,緣緣...
元宵節象征著家人團聚,幸福美滿,團團圓圓。同時,還有祈求新年順順利利的意義。元宵節被人們視為春節最后的高潮,因為過了這天,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