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了作者對于古人聰明才智的贊美之情。《紙的發明》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六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根據中國古代歷史資料,公元105年,一位名叫蔡倫的宮廷太監向皇帝赫帝提出了這種新發明的紙張。歷史學家范華(公元398-445)記錄了這種情況,但是中國西部和西藏的考古發現表明紙張是在數百年前發明的。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紙,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再后來,有了蠶絲織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們用蠶繭制作絲綿時發現,盛放蠶繭的篾席上,會留下一層薄片,可用于書寫。考古學家發現,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后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
最早發現牛痘是在中國宋代。英國醫生詹納在18世紀末首次發明了牛痘。由牛痘病毒制成。
樂高的發明者是丹麥木匠奧爾·科克·克里斯蒂安森。樂高,英文名LEGO,創立于1932年,公司位于丹麥。截止至2022年,樂高已有90年的發展...
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
發明創造、發明專利、發明成果、發明協會、發明故事、發明電燈。發明是應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領域中特有問題而提出創新性方案、措施的過程和成果。為了...
電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現的,他通過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閃電和地面的電是同一回事。電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有了電,人...
望遠鏡最早是荷蘭眼鏡商漢斯-利伯希于1608年發明的,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望遠鏡可以使人觀察到很遠距離...
徐光啟沒有具體的發明,但在天文歷法、數學、農書著作、火器方面都有貢獻。他致力于天文學研究編著了《崇禎歷法》一書。在天文學方面他還發明了經度和...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直到北宋時期畢昇的出現,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把每個漢字都雕刻制作成單獨的字模,按照文章的順序排列就組成了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