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中的天門山在安徽省,天門山雄踞安徽省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并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瀉千里的長江折轉(zhuǎn)北去,形成『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李白在《望天門山》中提到的天門山,位于安徽省蕪湖市區(qū)北部的長江東岸,舊屬當(dāng)涂,今屬蕪湖市鳩江區(qū)。不過,李白過江時看到的是“兩岸青山”,說明長江西岸也有一座山。這座山就是西梁山,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的南端。西梁山與天門山夾江對峙,地勢險(xiǎn)要,難怪李白經(jīng)過此地,會驚呼“天門中斷楚江開”。
千百年來,以其獨(dú)有的山形水勢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吸引著歷代名流、墨客來遨游題詠,然最富氣勢的仍是李白《望天門山》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煙浪”的意境,正在于此。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yuǎn)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yuǎn)景,顯示了一種動態(tài)美。
這首詩都用白描,緊扣題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見其構(gòu)思高妙。全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jié)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充分顯示了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fēng)。
《望天門山》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古詩。《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
《望天門山》的古詩意思是:天門山被楚江從中間豁然沖開分為兩座山,江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艘小船像...
《望天門山》全文翻譯: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dāng)r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xiǎn)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望天門山》的全詩意思翻譯: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滾滾東流到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兩岸青山互相對峙美景難分高下,一只小船從太陽...
《望天門山》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中的一首古詩,作者: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
李白詩《望天門山》中的天門山在安徽蕪湖西南長江兩岸,東名博望山,西名梁山。因?yàn)閮勺綂A江而立,形似天門,因此得名。《望天門山》是李白初出巴蜀...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
《望天門山》表達(dá)了詩人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詩人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fēng)貌。全詩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表達(dá)了...